欢迎访问 绿色食品网

>

当前位置:网民论坛

他把扶贫基地变“致富宝地” 造福一方百姓(图)

发布时间:2020-07-16   作者:邓敏    来源: 中国江西网萍乡频


00302879446_5878a5db


  周桂昌在采摘丝瓜(记者邓敏 摄)


00302879445_d8cf37d6


  周桂昌在田间除草(记者邓敏 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邓敏报道:夏日清晨,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产业扶贫基地内,空气中飘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基地里丝瓜、辣椒、青菜等青翠欲滴、长势正旺,56岁的周桂昌匆匆吃完2个包子,就戴着草帽,拎着塑料桶大步走进基地内采摘蔬菜。

  “你看这丝瓜,长得不错吧,健康天然的绿色食品,可受食客喜爱了。”看见记者走来,周桂昌笑容满面地展示着他身旁的蔬菜。

  周桂昌是丹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今年2月,丹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德贵找到他,请他担任丹江街前景合作社的经营人,协助管理基地。为什么选择周桂昌?张德贵说:“周桂昌是一个很有责任心、乐于奉献的人,诚恳、勤快,一听说这项工作是为了扶贫,他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


00302879442_12cd648a


  产业扶贫基地(丹江街 供图)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周桂昌没有把眼前的几十亩蔬菜瓜果当作麻烦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产业扶贫基地中,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甚至以合作社为家。周桂昌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产业发展好,把合作社做大做强,成为丹江街的品牌。不仅要让贫困户早日脱贫,更要带着大家走上致富路。”

  他常常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同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种养经验,坚持用科学生态的种植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成本。挑选种子、培育养殖、贫困户工作安排、修枝除草、采摘蔬果、销售运输……周桂昌总是层层把关。

  周桂昌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让村民土地入股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勤劳能干有“奖金”,年底还有分红。除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百果园采摘区,他还联合周边地区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基地规划出小龙虾养殖池和鱼塘等区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垂钓游玩,合作社收益不断增加。


上一篇:洮南市助推特色农产品种植 严把绿色食品安全关

下一篇:北京超市:备足货量保障节前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