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绿色食品网

>

当前位置:绿色食品基地

育新机开新局|桃园采摘,荷塘观赏,美在小康路

发布时间:2020-07-16   作者:佚名    来源: 湘湘爱旅行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宋建华)七月的米东区,荷花盛开、鲜桃压枝,村民们将种养殖业与观光旅游结合,建成了桃园采摘基地、荷塘观赏基地,既鼓了腰包,也美了乡村。

  近年来,乌鲁木齐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旅游新疆战略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帮助村民们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小康路。

  瞄准“绿色”,生态采摘人气旺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位于长山子镇上梁头村的小林桃园生态采摘基地,百余亩成熟的桃树吸引了不少游客。

  采摘基地内,鲜红的桃子挂枝头,咬一口满是汁水,桃园附近还种有甜瓜、圣女果,以及豇豆、丝瓜、西红柿等。

  桃子甜,甜瓜香,蔬菜鲜,游客拿着篮子纷纷体验田园乐趣。

  桃园摘桃子,地头过称,基地负责人李晓林忙得不亦乐乎。游客付钱时,他都会拿出一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请求大家拍照发朋友圈。


eaf81a4c510fd9f9b4cf8ddc2201232c2934a45a


  “这个证书可是宝,是我家桃子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金招牌。”李晓林说。

  8年前,一直在外打工的李晓林回到村里种地。他说,农村政策好,农业有前景。

  2016年,瞅准了桃子种植,在村“两委”及米东区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李晓林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桃子。

  李晓林的目标是,瞄准生态种植,建米东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桃园采摘基地。

  李晓林成立了合作社,先后引进了蟠桃、水蜜桃、油桃、血桃等4个品种桃子,从7月初到10月底都有桃子成熟。

  李晓林对桃子进行有机产品认证,还利用驻村工作队是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资源,定期对桃园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合格。

  基地建成,村“两委”引导李晓林采用农旅结合模式,为其申请了补助资金及贴息贷款,并修整基地附近道路,保障水电供应。

  经过三年的养护,桃子今年大面积成熟,桃园有机产品认证也达到国家标准。


43a7d933c895d1438e04187c7bdc75045aaf0735


  桃子个大皮薄,味道鲜甜,还有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如今,基地每天接待游客百余人,桃子在地头供不应求。

  李晓林算了一笔账:前几年算收支平衡,今年开始净赚,挣个三十多万没问题。

  尝到生态农业甜头的李晓林今年有了新目标:申请更高级别的绿色食品认证,打造乌鲁木齐绿色采摘基地。

  用好“景色”,观光旅游促发展

  广阔的田野中,一池荷塘横卧其中,莲叶碧绿间,荷花亭亭开。这样的景色,盛夏时节都会在三道坝镇大庄子村的荷塘观赏基地呈现。

  这两天,荷塘观赏基地成了米东的网红景区,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基地接待区,负责人易大胜将采摘好的莲蓬、荷叶放在清水中售卖,还搭配售卖村民的瓜果蔬菜。

  今年56岁的易大胜脑子活、能吃苦。9年前,看中莲藕价格好,利用村中水塘多的优势,在湖北种藕多年的易大胜在村“两委”支持下流转了30亩水塘种莲藕。

  在米东区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易大胜引进了产量高、耐寒的南斯拉夫雪藕并试种成功。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政府为易大胜开出了发展观光旅游的药方,利用荷塘景色发展观光旅游。

  政府帮忙,路通了、电通了,政策到位了。易大胜建起了观光旅游基地,他的荷花基地成了当地的特色景点。

  景好了,人多了,基地挣钱了,易大胜将基地扩大到170亩,还建了荷塘垂钓池、采摘园等,并为村民开辟售卖区。

  7月以来,基地每天接待游客近300人,周末达到500余人。“看荷花拍照都免费,我就卖莲子、荷叶和农产品。”易大胜说。

  一张荷叶1到1.5元,易大胜已卖了5000多张荷叶,增收8000多元。“基地一年可以挣七八十万。”易大胜说。

  荷塘成景,也带动着大庄子村及周边农产品销售及农家乐发展。农家乐负责人马东成说,荷花开后,农家乐每天都客满,都是来看荷花的。

  “党政策好,我打算带着村民一起种荷花,让村子成荷花村,大家一起致富。”易大胜说。

  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农村产业,既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升级,也让田园变景区,最终富的是乡亲,美的是乡村。


上一篇:舞钢市举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专项培训

下一篇:辽源市东辽县:沙棘树上长出“致富果”